网站头图
南京水科院工作组到我区开展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调研工作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6-10-26 10:37  

10月25日上午,受国家水利部委托,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处长王国新带领南京水科院工作组到我区开展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调研工作,管委会领导刘栓喜在第一会议室向调研组专家做了汇报。省水利厅、市水务局有关领导陪同调研。

刘栓喜首先介绍了供水概况。他说,为解决郑州城市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自1970年建成邙山提灌站以来,每年向郑州西区供水1.2亿立方米,担负着郑州市60%以上的供水重任。自“南水北调”运行以来,我委供水任务转变为城市景观生态用水为主,现为郑州市居民用水的重要备用水源地。

就与会专家提出的在水资源保护、防治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刘栓喜指出,目前从事供水生产、管理人员近500人,我委结合自身特点,把水源保护放在首位,实行三级防护,共投入4500万元进行护岸、护堤、围网、园林绿化等。针对水源地、干渠沿线管理,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视、检查引水安全。在供水设施、水源地保护的投入上,2015年市财政总投资1.9亿元修建了邙山干渠复线工程,2016年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也已经列入郑州市重点整改项目。在水资源污染防护方面,无一起水资源污染事件。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事故抢险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队伍。桃花峪大桥建成后,对可能会造成附近引黄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我委可采取立即关闭桃花峪引黄闸、开启桃花峪泵站等措施,桃花峪泵站日供水量45万立方/天,可满足郑州市居民应急吃水。

刘栓喜指出,郑州市做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区每天向郑州南四河、索须河水系补水40万立方/天,每年满足生态用水1.5亿立方,在打造 “水清河美”、净化城市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2011年9月成功申请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汇报会后,与会专家一行前往哺育广场、引水闸和毛主席视察黄河处实地调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