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 2021/6/22
【案例一】2020年3月,市民李女士在某视频平台中被一条“棋牌娱乐新玩法,在家躺着也能赚钱!”的广告吸引。广告中“棋牌、躺赢”几个关键词让李女士动了试一试的心思。随后,李女士下载了该款游戏并添加了网友“楚楚”。楚楚向李女士介绍了这款游戏很好玩,还容易赢钱。于是,李女士开始在APP上充钱试玩,在楚楚的指导下,几次小额投入李女士都尝到了甜头,便加大了投钱力度。李女士先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在这个APP上投进了将近百万元,但随着“好运”不再,李女士接连亏钱,如梦初醒的李女士再联系楚楚时,发现已被拉黑,APP登录不了,李女士这才察觉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于是报警。
【案例二】2020年3月25日,市民赵某报警称:其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网店客服的电话,对方以其购买的商品质量有瑕疵为由,为其办理退货退款。赵某添加了售后人员的QQ后,客服称其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太低,办理不了退款,需要刷流水提高芝麻信用。赵某在客服的指引下,向客服提供的账号进行转账,共被骗人民币5.5万余元。
【案例三】沈阳一位女研究生被电信诈骗人员洗脑,以为自己卷入到一场洗钱案件中,拉黑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要办理216万元贷款。反诈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用了4个小时,8个部门联动,最终劝阻成功,避免了216万元损失。
律师提醒: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高发的犯罪形式,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使受害人的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为了进一步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实行全方位的打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在2021年6月21日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该意见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管辖、突出打击“两卡”犯罪、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政策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是变化多端的,关于如何应对电信诈骗可从以下几点把握:
1、不要随意接起陌生号码来电。如果接到陌生电话,不管对方说的信息如何详细、确切,也不能相信。
2、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当有人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或者转到银行时,要及时识别这种操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公安机关不可能直接在电话里办案,涉及所谓“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
3、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和公告,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种电话不要相信。
4、当意识到自己被骗后,要立刻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追回钱款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四)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